新闻中心
初学八极拳者在这个阶段最容易跑偏
许多初学八极拳的朋友,在接触这门刚猛拳法一段时间后,往往会进入一个“自我感觉良好”的阶段:基本招式已经学会,发力也开始有模有样,甚至能打出一两声短促的发力。但恰恰就是这个阶段,最容易跑偏,形成错误动力定型,为后续进阶埋下隐患。
为什么这个阶段容易跑偏?
一、贪多求快,忽视细节
初学者在经过最初的基础训练后,往往急于学习新动作、新套路,对于老师强调的细节要求开始放松。八极拳讲究“十字劲”、“沉坠劲”等内在劲力,这些都需要反复打磨单个动作,而不是学会外形就能掌握的。
二、盲目发力,误解“刚猛”
八极拳以刚猛著称,但许多初学者误解了“刚猛”的真正含义,以为就是拼命用力。结果导致肌肉僵硬,气浮于上,完全违背了八极拳“沉肩坠肘”、“气沉丹田”的基本要求。
三、自学动作,形成错误定型
现在网上教学视频很多,有些初学者在老师教完基础后,自行通过视频学习新动作。看似进步快了,实则因为没有老师现场纠正,许多细微错误已经形成而不自知。
如何避免跑偏?
一、回归基础,反复打磨
建议初学者每天至少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基本功和单式发力。八极拳的劲力不是“学”出来的,而是“练”出来的。只有通过千万次的重复,才能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。
二、慢练体会,再求发力
不要一味追求发力刚猛。先用慢速度练习动作,仔细体会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,感受力量的传导路径。只有在慢练中形成正确通路,快速发力时才能不走样。
三、定期请老师校正
即使觉得自己已经掌握的动作,也要定期请老师校正。有些细微错误自己很难发现,但有经验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问题。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请老师看看自己的练习情况。
四、记录对比,自我观察
可以用手机录下自己的练习视频,与老师的示范做对比。通过旁观自己的动作,往往能发现平时感觉不到的问题。
八极拳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功夫,来不得半点虚假。初学阶段的正确与否,直接关系到日后能达到的高度。希望各位八极拳爱好者能够沉下心来,打好基础,避免在这个关键阶段跑偏。
【温馨提示】本文为通用学习建议,因个体差异,具体训练还需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。
功夫,永远不会辜负真正流下的汗水。
> 练武不练功,到老一场空;练功不得法,早晚身体垮。
转发给同好,共勉精进!